当前位置: 首页>>江理新闻>>正文
聚焦高质量发展 | 三个关键词 解码一所高校与一个产业的共进之路
日期:2024年10月14日 10:05  点击次数:

“鹰潭铜产业集群实现从零到‘智’,离不开学校多年来的科技支撑。”

“我们和教授团队一起攻坚技术难点,掌握了核心科技,企业才得以‘逆风翻盘’。”

“这里毕业的学生,不仅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也丰富,成长空间很大。”

……

鹰潭被誉为“世界铜都”,历经40余年的发展,形成了铜企业最集中、产业链最完备、产品门类最齐全的产业集群。当我们深度触摸鹰潭铜产业从小到大,从量变到“智变”的发展脉搏时,一所高校的名字被反复提及——江西理工大学。

高校如何更好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的集聚效应,助力地方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江西理工大学的做法,成为一个生动范本。

陪伴式服务:校地企“三向奔赴”

“早在十几年前,学校老师就和鹰潭铜企业来往密切。”鹰潭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艾国栋从时间维度,介绍了江西理工大学和鹰潭的“缘起”。

作为一所以有色金属专业见长的老牌工科院校,江西理工大学的科研力量在行业内有目共睹。企业有需求,学校有回应。从科技特派员到派出科技人才常驻鹰潭,江西理工大学的科研“轻骑兵”不畏辛劳,活跃在厂房和车间,扎根在生产一线,与企业携手进行技术攻关,以“陪伴式服务”亲身参与并见证了鹰潭铜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发展壮大。

学校和企业层面的交流还远远不够,“求贤若渴”的鹰潭市政府从高位谋划,着手搭建科研创新实体平台。江西省(鹰潭)铜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先进铜产业研究院先后成立,以项目、技术、服务为纽带,采用“开放合作”和“平台共享”机制,积极联合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前沿技术研究,结出累累硕果。

近年来,江西理工大学推动鹰潭市8家企业组建铜加工领域省协同创新体,支撑10家重要的铜企业建立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8个省级工程研究平台;学校通过技术和人才,支撑鹰潭引进总投资超50亿元的力博有色智造工业园项目落地贵溪。

2022年,江西理工大学与鹰潭市人民政府、江西铜业集团等多方共建先进铜产业学院,催生出又一个国家级创新载体,将校地企三方合作向纵深推进了一步。

学院规划占地面积约为450亩,环境优美、设施先进,距离鹰潭北站不到500米,驱车至铜产业园区只需20分钟,交通区位条件优越。 作为国家教育部、工信部首批国家级的现代产业学院,先进铜产业学院面向铜产业链,旨在打造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产教融合基地。学院成立理事会,校方出任理事长、院长,政府方、企业方出任副理事长、理事,充分发挥政、校、企各方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

应用型科研:锻造产业发展“硬实力”

铜管越做越小,利润却越来越高,怎么实现的?江西耐乐铜业与先进铜产业学院的朱志云教授携手攻关,历时6年终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生产出的高纯超低氧精密铜管广泛应用于手机等3C产品,企业也由此“华丽转身”。

耐乐铜业总工程师马力坦言,正是这项技术,帮助企业从空调制冷铜管的“内卷”市场中跳出来,转身迈向蓝海市场。“当时这个产品市场被日本掌握,我们想进入却无从下手。自从和朱志云教授合作,开拓了另一条技术路线,我们有信心和实力花6年时间‘死磕’这个难题。”最终的研究成果,超出了大家意料。

朱教授团队研发的“超低氧分体式水平连铸法”不仅可以取代日本的“真空法”,还具有成本更低、产量更高的优势。耐乐生产的高纯超低氧精密铜管占据了3C领域全球近六成份额,创造年产值20多亿元。该项技术也于2019年获评全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卧虎藏龙”的先进铜产业学院,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学院的李明茂教授,十余年间跑遍了鹰潭各工业园区,长期密切服务40余家铜加工企业,成为大家“争抢”的专家。遇到了瓶颈或者难题,这些企业首先想到的就是“请明哥来看一看”。多年来,李明茂帮助企业开发了近20项新产品,形成核心发明专利、行业标准等科技成果20余项,摘得省、市多项科技发明奖项。

直接面向企业需求的应用型科研,减少了转化落地的环节,成果直接进车间、“上货架”,为企业转型发展、行业升级更新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创新动力。近年来,学校参与了40余家企业的科研实践及项目攻关,产生了数百亿元的经济效益。

为了鼓励教师参与技术研发,先进铜产业学院将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94%赋予科研团队,允许教师个人以产权、专利、管理和技术参与企业入股分红,用“政策红利”激发教师的积极性。目前,学院专任教师中有二十余位深度参与企业创新研发。

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今年7月,先进铜产业学院的首批200余名毕业生挥别象牙塔,开启职业生涯。其中,有半数学生选择留在江西,从事专业相关的行业。

“学院的办学理念,就是要直接面向经济主战场,把专业办在产业链上。”先进铜产业学院院长肖翔鹏介绍,学院围绕有色金属产业、5G物联网的转型升级需求,建设了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软件工程—物联网、软件工程—虚拟现实、软件工程—铜智能制造等专业学科,实现学科交叉、跨界培养,打造市场适应性强的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

在课程设置上,在传统铜冶炼和加工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增加《铜产业概论》《铜冶金及加工技术前沿讲座》《铜产业信息化及智能制造》《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等与现代铜产业相关的课程,满足人才培养多元化需求。值得一提的是,授课老师不仅有学院的专任教师,还邀请了铜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担当“产业教授”,学生在校园里就能接触到行业最新动态。

“听了产业教授的专题介绍,让我们对当前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现状、关键技术问题以及发展方向有了进一步了解,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新学年以来,江铜集团铜加工事业部的余琪高级工程师、罗欣高级工程师,江西广信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旷军平教授级高工等产业教授走进学院,开展了一系列专题讲座。“接地气”的内容,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学院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让实践型教学触手可及。“双导师”之外,还实现了“双课堂”授课。老师直接将课程开在园区、车间,把课程主题对准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学生们在一次次上手实践中,收获真才实学。

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培养了一批与市场需求高度契合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大部分学生在校园里就早早确定了职业方向。张子恩是先进铜产业学院20级冶金工程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就经常进企业学习实践。毕业后,他顺利就职于江西铜业的贵溪冶炼厂,担任冶金工程师,专业所学和就业方向高度契合。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江西理工大学先进铜产业学院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的“交汇点”作用,促进学科链、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江理力量”。

(文章来源/新华网)



上一条:从试验线走向大市场——江西理工大学“七个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下一条: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Mohsen Yahyaei教授一行来访

扫描二维码分享
相关推荐: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Copyright © 2024 www.jxust.edu.cn 江西理工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学校地址:  [赣州-三江校区]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958号  邮编:341000  

        [赣州-红旗校区]江西省赣州市红旗大道86号  邮编:341000

        [赣州-黄金校区]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56号  邮编:341000

          [南昌-南昌校区]江西省南昌市昌北开发区双港东大街1180号  邮编:330013


   移动版    赣ICP备05001230号-1     赣公网安备 36070202000070号